巷道镇妇联以创新乡村治理为抓手,深度融合志愿服务力量,聚焦特殊群体关爱需求,常态化开展“敲门嫂”邻里互助志愿服务行动。通过精准化部署、常态化走访、特色化拓展,将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、心坎上,以“小敲门”撬动“大民生”,为构建和美乡村注入坚实巾帼力量。
精准部署强基础,筑牢服务保障线。镇妇联聚焦“精准、专业、长效”核心目标,从部署、培训、机制三方面筑牢志愿服务保障线。精准锁定高龄独居老人等四类重点服务对象,明确生活照料、情感陪伴等四项核心服务,清晰划分职责边界与工作流程。针对专业性需求,邀请医护、心理专家及资深社区工作者,通过案例讲解、模拟实操,为170余名“敲门嫂”开展应急救护、心理疏导等定制化岗前培训,提升专业素养与应急处置能力。全面摸排154户特殊群体家庭情况与需求,建立“一人一档、精准结对”机制,按志愿者特长组建“1+N”帮扶小组,构建全方位帮扶体系。


常态走访优服务,织密民生关爱网。“每周至少上门一次、紧急情况随叫随到”,这是“敲门嫂”志愿者们的庄严承诺。作为贴心“生活管家”,她们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代购物资、联系家电维修、整理家务,累计代办生活琐事1100余件,解决了特殊群体“出门难、办事难”的现实问题;作为细心“安全卫士”,志愿者们深入服务对象家中,重点排查水电气使用安全、地面防滑、消防设施等潜在隐患,发放居家安全手册800余份,现场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20余处;作为暖心“心灵伙伴”,她们耐心倾听独居老人的心声,陪伴聊天解闷,协助老人与远方子女视频连线,累计提供情感陪伴服务超5000小时。针对走访过程中收集的86个群众“微心愿”,志愿者们当场办结62件,其余24件及时上报镇妇联与村社跟进落实,真正实现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。


创新拓展提质效,打造特色服务品牌。在常态化服务基础上,镇妇联积极拓展服务内涵,打造两大特色服务品牌,推动关爱服务从“有”向“优”升级。联动辖区医疗资源,推出“健康角”便民服务项目,每月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健康义诊、血压血糖检测、常见病咨询等服务,同步举办健康知识讲堂,讲解慢性病管理、老年人养生等实用内容,累计服务群众400余人次,发放健康宣传资料600余份,有效提升居民健康素养。开展“节日暖阳”暖心行动,在春节、中秋等传统佳节期间,组织志愿者上门慰问210户特殊家庭,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,陪伴38名独居老人吃团圆饭、话家常,让特殊群体在节日期间感受到家的温暖。特色服务的开展,让“敲门嫂”志愿服务更具针对性、更有温度,赢得群众广泛好评。


成效显著促和谐,凝聚基层治理合力。“敲门嫂”邻里互助志愿服务行动实施以来,取得了“服务一人、温暖一户、带动一片”的良好社会效应。辖区独居老人意外发生率显著下降70%,切实守牢安全底线;行动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凸显,已有120余名村民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,邻里之间从“陌邻”变为“睦邻”,形成了“小事互帮、急事共商”的文明新风尚;精准贴心的服务让受助对象满意度高达98%,“比亲人还安心”成为群众的普遍赞誉,在外务工子女也因家人得到妥善照料而倍感踏实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持续提升。


下一步,巷道镇妇联将持续深化“敲门嫂”志愿服务品牌建设,着力推进服务专业化、覆盖全面化、机制长效化。计划拓展“智慧助老”“法律维权”等服务新领域,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参与,让关爱阳光照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,为构建“和美巷道、幸福家园”贡献更为坚实的巾帼力量。